伟大变革·非凡十年丨昭通革命老区勇毅前行书写发展新篇章
【延伸閱讀】.得了腸胃炎得餓三天不吃飯?其實可以補充1類食物.腸胃炎上吐下瀉狂吃止瀉藥恐害便秘。
」迎國慶出遊潮+壞天氣攪局 美機場大亂重演接近美國7月4日國慶假期,航班爆滿,有些國際線旅客改訂其他航班,要等到5天後。今年國慶旅遊人次估計將比去年高出13%,有望創新高,但航管人員缺口尚未補齊,加上天氣攪局,機場大亂惡夢,再度上演。
」旅客表示,「他們(航空公司)傳訊息告訴我們,班機延誤、又延誤,現在班機直接取消,下個航班要等到週四(三天後)。美國7月4日國慶假期即將到來,本週航班爆滿,卻碰上壞天氣攪局,讓機場大亂重演。6月24日起一連4天,美國東岸跟中西部受到大雷雨、龍捲風等壞天氣影響,超過8,000架次航班延誤或取消,旅客訂不到旅館,只好在機場過夜,有人卡了2天,還等不到飛機,就算能登機,也不一定飛得了。」飛航分析師哈特維德茲指出,「除了壞天氣影響,我們正處在夏季旅遊旺季,而且國慶假期即將到來。國際中心/劉人豪 編撰責任編輯/朱怡玟
本色音樂表示,「針對6月21日晚上21點45分,葛斯齊先生與S小姐針對本色音樂所屬藝人瘦子E.SO在直播中所提出的不實指控言論,對瘦子造成重大的誹謗與傷害,本色音樂已於昨(27)天正式提交刑事告訴狀給台北地檢署檢察官並已受理。」※尊重身體自主權:請撥打113、110責任編輯/曾以馨。夏天是芒果的產季,不少民眾喜歡吃香甜的芒果冰消暑解熱,但是,芒果卻不是人人都適合吃,有些人吃了反而會皮膚過敏,甚至出現蕁麻疹。
此外,海鮮及堅果也是常見過敏原。(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文章授權提供/NOW健康)【延伸閱讀】.芒果甜到發胖? 1圖解析「13種芒果品種熱量營養」:怕胖、助排便要吃這種.「這些藥」跟芒果一起吃小心血栓、腦中風。而在飲食方面尤其特別注意,芒果、西瓜是最常見且嚴重的食物過敏原,過敏者吃了很可能會誘發皮膚症狀如蕁麻疹發作。中醫診所院長鄭愛蓮醫師說明,蕁麻疹的症狀因人而異,常見在皮膚表面上,像是蚊子咬過的浮凸感,有些是1片紅疹,通常1到2小時後便會淡化。
另外,肝氣與肺氣不和,也會引發慢性蕁麻疹,治療時程較長,通常也會請患者調整飲食與作息,若能確實執行,約2週便能緩解。醫點名「慎食族群」:病情恐加重。
慢性蕁麻疹須長期抗戰 調整飲食與作息同樣重要鄭愛蓮分享,曾收治1名50多歲男性,長年受蕁麻疹所苦,發作部位遍及全身。待症狀緩和之後,也可吃少量堅果,但容易引發過敏的花生還是應該避免。鄭愛蓮提醒,蕁麻疹如偶而發作則較為棘手,療程通常為3個月到半年,需要長時間不再發作,才能停藥。酒與冰水也要忌口,茶、咖啡則以溫熱為宜,且1天僅能喝1杯
侯盈仲指出,多數無症狀的民眾通常是透過醫學篩檢或健康檢查才意外發現,一旦出現症狀,血管供血量往往已不到50%,治療後恢復所需時間就相對比較久,甚至出現不可逆的症狀。尤其三高患者、肥胖不運動、飲食過油、好菸酒等,不分季節都是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高危險群,應多加留意。另外,有國際期刊指出,新冠病毒感染除了造成病毒性心肌炎外,感染也會導致全身發炎反應,於新冠感染後1個月內,罹患心肌梗塞和腦中風的機率提升1.5至4倍之高,所以確診後積極控制發炎反應,維持血管彈性,有助於減少併發症。侯盈仲補充說明,血中的膽固醇也不全然都是扮演壞的角色,所以當體檢抽血檢驗也不能單看總膽固醇數值,簡單來說膽固醇可分為好的膽固醇與壞的膽固醇,低密度膽固醇(LDL-CHOL)容易沉積在血管壁的中層,造成血管發炎或硬化,所以稱為「壞的膽固醇」。
飲食方面,平時可多攝取如藍莓、蔓越莓、南瓜、地瓜葉和菠菜等抗氧化食物,減少血脂堆積、降低發炎反應,或是藉由補充維他命C、D等促進血循,降低心肌梗塞風險也是不錯的選擇。(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文章授權提供/NOW健康)【延伸閱讀】.只有膽固醇過高才會造成動脈硬化? 醫師公開10個意想不到的傷「心」元凶.護心、保心血管健康,常見4種保健食材,紅麴跟1重要不能同時吃,否則會加重藥效。
冠狀動脈是由主動脈分支出來提供心臟血液養分血管,冠狀動脈一旦發生阻塞,就會造成心絞痛,嚴重時引發心肌梗塞,甚至猝死。動脈硬化早期難察覺 不同部位動脈硬化引發的併發症不同家醫科診所院長侯盈仲醫師表示,動脈硬化是指動脈血管失去彈性變硬的情況,常見於大血管的硬化,包括心臟主動脈、頸部動脈及腦部動脈。
動脈硬化成因主要來自於高血脂 膽固醇也有分好壞侯盈仲解釋,引起動脈硬化的危險因子有高血脂(膽固醇)、高血糖和高血壓,當體內長期存在這些危險因子時,會造成血管內皮細胞受傷,而受傷的血管管壁會出現發炎現象,進而引來巨噬細胞與血小板附著血管上,久而久之血管壁就會形成斑塊,長期下來造成血管硬化,影響血流和血管通透度變差。頸部動脈硬化會導致血液進入腦部血流量下降,容易形成暈眩。心肌梗塞不只好發於寒冷的冬天,炎熱高溫的夏天也可能因為人體血管擴張,流汗過多、水分補充不足,導致體內血液變得濃稠,進而出現冠狀動脈堵塞的情形。良好生活及運動習慣 搭配健康飲食可預防動脈硬化之併發侯盈仲提醒,預防動脈硬化引起併發症,應維持良好生活習慣,少抽菸、喝酒,積極控制三高和遺傳性的高膽固醇血症。另外,其他主要動脈例如腹部及腸部動脈阻塞時,可能產生缺血性腸壞死(簡稱腸中風),若為下肢動脈或腳部血管阻塞,造成組織缺氧壞死而有截肢的風險。所以必須合併觀察兩者,才能評估血管硬化的指數。
目前依據國健署建議國人應控制總膽固醇低於200mg/dl以內,低密度膽固醇在130mg/dl以下,至於高密度膽固醇男性在40mg/dl以上、女性在50mg/dl以上就算達標。而腦部血管動脈栓塞則會導致急性阻塞性腦中風。
若膽固醇超過200mg/dl、低密度膽固醇大於130mg/dl,建議每3個月定期抽血追蹤,並應納入年紀、血壓等危險因素考量,給予適當治療。高密度膽固醇(HDL-CHOL)則能幫助帶走低密度膽固醇到肝臟代謝,也可稱為「好的膽固醇」。
運動符合「333原則」,每週至少運動3次、每次超過30分鐘、每分鐘呼吸達30下、心跳130下,才能啟動身體新陳代謝、消耗熱量,慢走連續30至40分鐘也有效果。動脈血管硬化簡單來說是因為血管中的脂肪斑塊日積月累的堆積,動脈硬化前會先經歷數年血管「慢性發炎」的過程,早期幾乎沒有症狀,因此有「沉默殺手」之稱,直到動脈管徑被斑塊壓縮變窄、或斑塊脫落造成血栓阻塞動脈,才會有明顯症狀。
動脈血管硬化與腦中風跟心肌梗塞是有相對因果關係,預防動脈硬化並降低血管發炎,就能間接減少心肌梗塞與腦中風的發生,侯盈仲表示,目前臨床上降膽固醇藥物口服藥物和皮下注射針劑,2者都相當有效,甚至新型皮下針劑還有助血管斑塊變小,每2週打1次,長期使用時每年甚至可減少1%的斑塊大小,加上正規的醫療常規會每3個月定期追蹤膽固醇數值及藥物對肝臟功能的反應,安全又有效目前依據國健署建議國人應控制總膽固醇低於200mg/dl以內,低密度膽固醇在130mg/dl以下,至於高密度膽固醇男性在40mg/dl以上、女性在50mg/dl以上就算達標。而腦部血管動脈栓塞則會導致急性阻塞性腦中風。若膽固醇超過200mg/dl、低密度膽固醇大於130mg/dl,建議每3個月定期抽血追蹤,並應納入年紀、血壓等危險因素考量,給予適當治療。
良好生活及運動習慣 搭配健康飲食可預防動脈硬化之併發侯盈仲提醒,預防動脈硬化引起併發症,應維持良好生活習慣,少抽菸、喝酒,積極控制三高和遺傳性的高膽固醇血症。動脈血管硬化簡單來說是因為血管中的脂肪斑塊日積月累的堆積,動脈硬化前會先經歷數年血管「慢性發炎」的過程,早期幾乎沒有症狀,因此有「沉默殺手」之稱,直到動脈管徑被斑塊壓縮變窄、或斑塊脫落造成血栓阻塞動脈,才會有明顯症狀。
高密度膽固醇(HDL-CHOL)則能幫助帶走低密度膽固醇到肝臟代謝,也可稱為「好的膽固醇」。頸部動脈硬化會導致血液進入腦部血流量下降,容易形成暈眩。
動脈硬化早期難察覺 不同部位動脈硬化引發的併發症不同家醫科診所院長侯盈仲醫師表示,動脈硬化是指動脈血管失去彈性變硬的情況,常見於大血管的硬化,包括心臟主動脈、頸部動脈及腦部動脈。尤其三高患者、肥胖不運動、飲食過油、好菸酒等,不分季節都是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高危險群,應多加留意。
所以必須合併觀察兩者,才能評估血管硬化的指數。另外,有國際期刊指出,新冠病毒感染除了造成病毒性心肌炎外,感染也會導致全身發炎反應,於新冠感染後1個月內,罹患心肌梗塞和腦中風的機率提升1.5至4倍之高,所以確診後積極控制發炎反應,維持血管彈性,有助於減少併發症。侯盈仲補充說明,血中的膽固醇也不全然都是扮演壞的角色,所以當體檢抽血檢驗也不能單看總膽固醇數值,簡單來說膽固醇可分為好的膽固醇與壞的膽固醇,低密度膽固醇(LDL-CHOL)容易沉積在血管壁的中層,造成血管發炎或硬化,所以稱為「壞的膽固醇」。動脈硬化成因主要來自於高血脂 膽固醇也有分好壞侯盈仲解釋,引起動脈硬化的危險因子有高血脂(膽固醇)、高血糖和高血壓,當體內長期存在這些危險因子時,會造成血管內皮細胞受傷,而受傷的血管管壁會出現發炎現象,進而引來巨噬細胞與血小板附著血管上,久而久之血管壁就會形成斑塊,長期下來造成血管硬化,影響血流和血管通透度變差。
飲食方面,平時可多攝取如藍莓、蔓越莓、南瓜、地瓜葉和菠菜等抗氧化食物,減少血脂堆積、降低發炎反應,或是藉由補充維他命C、D等促進血循,降低心肌梗塞風險也是不錯的選擇。心肌梗塞不只好發於寒冷的冬天,炎熱高溫的夏天也可能因為人體血管擴張,流汗過多、水分補充不足,導致體內血液變得濃稠,進而出現冠狀動脈堵塞的情形。
動脈血管硬化與腦中風跟心肌梗塞是有相對因果關係,預防動脈硬化並降低血管發炎,就能間接減少心肌梗塞與腦中風的發生,侯盈仲表示,目前臨床上降膽固醇藥物口服藥物和皮下注射針劑,2者都相當有效,甚至新型皮下針劑還有助血管斑塊變小,每2週打1次,長期使用時每年甚至可減少1%的斑塊大小,加上正規的醫療常規會每3個月定期追蹤膽固醇數值及藥物對肝臟功能的反應,安全又有效。侯盈仲指出,多數無症狀的民眾通常是透過醫學篩檢或健康檢查才意外發現,一旦出現症狀,血管供血量往往已不到50%,治療後恢復所需時間就相對比較久,甚至出現不可逆的症狀。
(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文章授權提供/NOW健康)【延伸閱讀】.只有膽固醇過高才會造成動脈硬化? 醫師公開10個意想不到的傷「心」元凶.護心、保心血管健康,常見4種保健食材,紅麴跟1重要不能同時吃,否則會加重藥效。冠狀動脈是由主動脈分支出來提供心臟血液養分血管,冠狀動脈一旦發生阻塞,就會造成心絞痛,嚴重時引發心肌梗塞,甚至猝死。
最新留言